{DM_AfterTag}
生活

高僧說:人再善良,也別在這2件事上發善心,當心福報被帶走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一直以來都有個奇怪的現象,許多人都喜歡跟善良的人在一起,理由是安心。
但往往算計起人來時,卻又總喜歡先算計這些善良的人,理由是不怕遭到報復。

這種現象,已經成了一個怪圈。

那麼為何有些善良的人,會遭受到這種遭遇,以至於一直在這個怪圈內無法突破?
筆者也曾長久被困於此,直到看到了這則禪意故事,才豁然開朗!

這日,崇信禪師雲遊到了一戶人家,眼看天色已晚便借宿在此。
哪料,一路受的風寒發作,當晚就病了,一住就是幾日。
那戶人家的戶主,是心善的人,不顧家貧照顧備至。
讓崇信禪師非常感動。

這天,突然闖入一壯漢,大呼小叫的要戶主,借他紋銀十兩,渡過難關。
戶主大驚,說:「我哪有那麼多銀子?殺了我,也拿不出啊。」

那壯漢道:「既然這樣,那一兩也罷。舅舅,你不會連一兩都拿不出吧?」
說完,突然拔出一把尖刀掂在手中,
「幫幫忙,你不是常說,行善積福嗎?我這是幫你啊。」

336x280

崇信禪師在裡屋,聽得清清楚楚,便是一皺眉,
從床上爬起走出屋問戶主:「這位是您什麼人?」

戶主還沒開口,那壯漢卻搶先說話了:
「呦,這還有個大和尚呢,他是我舅舅。大和尚有意見嗎?」
戶主慌忙扶著崇信禪師,想讓他回屋別管。
崇信禪師低聲問:「你可有一兩紋銀給他?」

戶主嘆息一聲道:
「哪有啊,只能去借。哎,不給也不行,
一則,我老姐臨死前把他託付給我。
二則,你看他那樣子,真敢動刀動槍。」

崇信禪師並不回屋,而是微微一笑道:
「不就是一兩紋銀嗎?貧僧在他家白吃白住了多日,這銀子我掏了!
不過與其借一兩,不如拿百兩,我有一個忙,你若能幫,貧僧給你百兩銀子!」

336x280

壯漢驚喜非常道:「平時我阿舅就教我要行善積福,這個忙我幫!」
崇信禪師一指戶主:「殺掉他!」
壯漢大驚,怒吼:「你瘋了!」

崇信禪師道:
「你對幫你的人竟然惡言相加!這是你自找的。抱歉,一兩銀子都不借了!」
壯漢氣急敗壞,點了崇信禪師幾下,卻轉頭對戶主吼:
「舅舅,你忘了我娘,臨死前的話了嗎?」

崇信禪師急忙接過話頭道:
「那你娘可否教你,就如此對待自己的舅舅嗎?」

壯漢啞口無言,氣得一跺腳走了。崇信禪師轉頭對滿臉愕然的戶主道:
「行善積福功莫大焉。但切記:佛不渡無緣之人,
人不助無恩之心!不然,再多的福報也會溜走!」

336x280

一、不渡無緣之人
無緣之人,就是跟自己的價值觀相反的人。
所以,對心善的人來言,無緣之人,便是那些沒有善心之輩!

對這些無緣人的惡人發善心,等於就是在害自己。
須知佛都不渡他們,難道善良的人比佛還本事大嗎?

只能是福報悄悄溜走,甚至會帶來惡報!
所以,對無緣之人發善心這事,做不得!

二、不助無恩之心
自古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雖言發善心,不奢求回報。
但實際上,卻是想讓善行,普及的越遠越好,越深入人心越好。
其目的,就是想讓人們,都生活在善心善念的環境中——這才是最大的福報!

故而,對待無恩之心,不可助!因為有無恩之心的人,
也許不會做惡,但他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

以至於發展到逼迫、威脅善良的人,無償幫助他們!
這豈不違背了行善的目的,豈能讓福報留在身邊?
所以,對無恩之心發善心這事,同樣做不得!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