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債不過年!過年前欠錢不還的話下場超慘!不想還錢的人可以這麼做…債主就會摸摸鼻子轉身離開!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除夕是春節的「綵排」,目的是為了把春節這個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演」好。但由於「綵排」太莊重,除夕漸漸地竟成了一個獨立的節日。不過,它對春節的依賴性卻無法去除,所以,它的儀式、內容都與春節密不可分。貼春聯、祭祖、燃爆竹、吃年夜飯、守歲等,都是除夕不可缺少的習俗。當然,還有一個習俗,與法律聯繫在一起,這就是除夕討債的習俗。

  一、神州大地到處都有除夕討債習俗的影子

  五十歲以上的人大都看過樣板戲《白毛女》,知道惡霸地主黃世仁大年三十來到貧苦農民楊白勞家張牙舞爪地討債的事情。其實,大年三十去人家家裡討債,並不是黃世仁個人的生活習慣,炎黃子孫中的許多人都幹過。夠缺德的吧?沒辦法,人家只是在完成一個法律行為——討債,而且這一法律行為還是一個傳之久遠的習俗。

  祖籍安徽績溪的胡適在父親去世後,家境衰落,大哥扛著鴉片菸槍橫掃,「威風凜凜」地給胡家留下一屁股債,害得胡家每到除夕,就要迎接各路債主的大駕光臨。招客的不迎客,反躲得連人影也尋不見,只好讓胡適的母親去與債主「智鬥」。

  台灣作家林清玄是個「鄉下人」,父母要養活十八個孩子(戰死的兩個伯父留下十三個),債務纏身,姊妹們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新衣服不能奢望了。除夕夜,他家常常是債主的「聚會」場所,要不是大人們上山避債,家裡人頭攢動的場景像是「博鰲論壇」了。

  莫文驊中將籍貫南寧,小時候大年三十在家裡也遇到過債主的惠顧,使他早早地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

  總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除夕討債習俗幾乎各地都有。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了這樣一句諺語:三十晚上提燈籠——討債。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越南等國,也把除夕討債習俗引入,使此習俗增添了一份「國際化」的色彩。

  二、除夕討債習俗產生原因溯源

  債的產生與人際交往有關。只要有人際交往,就會產生債。而人是社會的動物,不可能獨來獨往,要生存和發展,勢必要與他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這其中就包括借貸關係。在商品經濟出現之前,債就產生了,商品經濟的出現無非使借貸關係更加司空見慣,借貸行為更加轟轟烈烈。

  有了借貸關係,就會有討債行為。按說平日也可討債,不過實踐證明,平日討債的效果並不理想,只有除夕討債效果最好。為何如此?這是因為除夕討債習俗的出現與除夕的功能有關。

  在古代,節日的起源與宗教祭祀有關,世俗娛樂的成分系以後添加。在除夕節中,宗教祭祀的成分至今仍保留著,如祭祖、接神、祭灶、貼門神等。

  節日的元素是人、自然和神。節日是人與神、人與自然「和解」的產物。在世界各大宗教或各文明古國著名神話中,起初都是人與神相對抗,人挑戰神,神降災人間,人遭到了神的懲罰,最後與神和解,祈求神的保佑,承諾向神獻祭。所以,各種祭祀活動是人祈求神保佑、與神和解的必不可少的儀式。在春節這個中國最隆重的節日裡,向神、向祖先進行祭祀活動是求得神、祖先保佑的重要環節。除夕之日,諸神都要下凡,來到人間,降臨到各家。因此,除夕人們都要留在家裡,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全家老少在家長的率領下,在祖先、神位前祭拜。平日人們或忙於其他事情,或逃到別處躲避債務,但在除夕因有祭祀活動,由於神、祖先的降臨,都要還家。如果不還家祭祀神和祖先,神和祖先就會帶來災難,就不會有好日子過。這就給債主上門討債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另外,除了人與神、人與自然尋求和解外,人與人之間也尋求和解。從這個意義來說,節日是社會衝突的「安全閥」。按照中國文化的傳統,每逢春節,在除夕或除夕前,村裡的鄉紳、大戶要給貧困人家送溫暖,接濟一些糧食、銀兩等。現在各級政府、組織都把這一傳統繼承了下來。其實,這也是一種和解,是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和解。在整個春節期間(包括除夕),過去有隔閡、有矛盾的人家,通過拜年(對某一部分人的拜年在除夕或除夕前)或一同參加祭祀活動,原有的隔閡、矛盾就很容易化解了。

  除夕除了要祭祀神和祖先外,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吃年夜飯。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流傳在全國各地的一句俗語。年夜飯是中國老百姓一年中最豐盛、最重視的一頓飯。即使窮得像楊白勞,也要用賣豆腐賺下的幾個錢,稱回來二斤面,帶回家來包餃子,歡歡喜喜過個年。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人們有著團圓的情結。吃團圓飯對於維持家族和諧與家族團結具有特殊作用。只有家族和諧、家族團結了,家族才會人丁興旺,才容易富足。團圓飯的豐盛與熱鬧不在於吃,而在於象徵家族的和諧、團結和人丁興旺,象徵著緬懷先人、絕不忘本。所以,在中國,只要力所能及,人們總要回家吃團圓飯。在我國某些朝代,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團圓過年。在現代,每年春節,有數億人回家團圓過年。既然中國人這麼看重吃團圓飯,因此,債主也要抓住這個時機,討回債務。平日去討債,連欠債人的影子都見不上,但除夕就不一樣,若不是實在沒錢,誰願意待在外面不回家吃團圓飯。而且團圓的喜慶日子,人們會心平氣和,債主和欠債人也不易發生言語或肢體衝突。這就是除夕討債習俗產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三、在討債與躲債中尋求平衡

  有討債就有躲債。這種躲貓貓遊戲千百年來不斷地上演,讓雙方不勝其煩。不過在中國古代,惡意欠債的人並不多,這是因為以往有許多習俗在制約著欠債人。

  中國有句俗語:「債不過年。」說的是欠人家的債不要拖到年後,年前就要還清的道理。如果欠債不還,新年伊始就背一身債,當然很不吉利。在古代,在人們普遍信仰宗教的情況下,誰願意甘交厄運?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人們都願把債還了。另外,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人員很少流動,債主和欠債人多屬親朋、左鄰右舍關係,如果欠債人惡意賴賬,名聲壞了,以後就沒法借到錢了。儘管如此,由於天災人禍等原因,欠債人年前實在無法清債,只好出外躲債。

  其實,年前討債從臘八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又稱小年,是催債催得非常緊的日子。北京有一句民間俗語,反映了討債的三部曲:「送信兒的臘八粥,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煮餑餑(即煮餃子)。」債主未必全是富裕之輩,有些人還等著討來債置辦年貨呢。所以,債主把欠債人盯得很緊,故而祭灶節被稱為「要命的關東糖」。許多欠債人為了對付「要命的關東糖」,就出外躲債。如楊白勞還不起黃世仁的債,出外躲債,一直躲了七天,大年三十才回家。

  為什麼躲到大年三十而不躲到大年初一回家呢?因為各家都要吃團圓飯,按習俗都要待在家裡。然而,習俗也允許債主大年三十上門討債。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往往設有避債的場所,債主不得去這些場所討債,否則會引起眾怒,遭到眾人的斥責甚至暴打。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我國台灣地區等地,寺廟裡除夕演「避債戲」,欠債人「逍遙」此地,從而躲開債主的逼債。在北京、東北等地,澡堂則是人們躲債的去處。澡堂的諧音是「早搪」,即早把債主搪至門外之意。

  債主討債雖然理直氣壯,但卻不能沒完沒了,把有理變為無理,所以,各地都有限制討債的習俗。如江西新餘地區、福建松溪縣的習俗是除夕夜各家放鞭炮「關大門」後債主即停止討債。青海省貴德縣的習俗是每年除夕下午五時許開始貼錢馬,貼過錢馬後不得討債。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一帶,春聯和門神貼上後,債主不得上門討債。河南南陽的舊俗是,除夕貼了對聯即不許討債。窮苦人家為了躲債,除夕一大早就貼上了春聯、門神,而富裕人家為了顯示富有,很晚才貼春聯、門神。但有些地方,春聯和門神不能隨便貼上,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如江西九江市廬山區一帶,習俗允許貼春聯和門神的時間是在除夕的午飯後。

  廣西北海市的習俗是:只要子時一過,進入大年初一,不管債主剛才面色多麼陰沉,這會兒都得起身,臉上帶笑,恭賀主人新年大吉、萬事如意,再不言討債之事。

  還有些地方的債主打著燈籠討債,燈籠裡的蠟燭或油燃盡,債主就該結束討債;燈籠不滅,就算時辰進入大年初一,也可繼續討債。但這畢竟是「一小撮」債主,因為大家認為,大年初一討債不僅欠債人晦氣,債主也晦氣,所以雙方都不願讓此種情況發生。多數情況都像胡適母親那樣:「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門』了,……每一家債戶開發一點錢。」雖然談不上皆大歡喜,但至少債主有所收穫,面子上也過得去。

  有些地方的人除夕在大門口橫放一根棍子,就可將債主擋在門外,自己能安心過年。山東棗莊、安徽濉溪、河南焦作及新鄉就有這樣的習俗。

  總之,由於除夕要接神、祭祖、吃團圓飯,人們必須回家,這就為債主討債創造了條件,使債主既易找到欠債人,也易討到債。但是,過了除夕,到了大年初一,就要停止討債,否則就會給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晦氣。躲貓貓遊戲再熱鬧,也得有收場的時間。

  四、人性化色彩濃厚的除夕討債習俗

  提起除夕討債,人們自然會想起《白毛女》中黃世仁除夕討債逼死楊白勞的慘事,不由得對除夕討債習俗產生不好的印象。其實,仔細分析會發現,黃世仁除夕討債之舉「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以討債為名,企圖霸佔姦淫楊白勞年輕漂亮的女兒喜兒,這已經與除夕討債習俗南轅北轍了。通過研究流傳全國各地的除夕討債習俗,筆者發現除夕討債習俗是很人性化的。

  從前面引述的北京民間俗語就可知道,債主在喝臘八粥時就把討債的信兒捎給了欠債人,但欠債人一拖再拖,甚至採取了欺騙的辦法。正如流行在山西省太原地區那首《避債謠》所說:「二十三,保證還;二十四,我發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見面,初一碰見拱拱手。」江蘇吳地也有《避債諺》:「年廿七,勿著急;年廿八,我想法;年廿九,有有有;年三十,不見面;元旦(即農曆正月初一)碰見拱拱手。」債主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在除夕登門討債。

  從《避債謠》和《避債諺》中可以看出,債主和欠債人都是鄉土社會中的熟人,是不必報尊姓大名,而憑著「足聲、聲氣、甚至氣味」就可辨別來者是誰的熟人。否則,就不會日日見面討債,天天許諾「保證還」「我發誓」 「找老姑」「找老舅」「不要急」「再想法」「明天有」。面對這樣一些熟人,債主只能採用「磨」的辦法,想方設法把債討到手。這「磨」的辦法其實就是人性化的辦法,跟那些武力討債者相比文明多了。當然,跟那些打官司討債的人相比也人性化多了。因為中國的傳統認為打官司是可恥之事,表示教化不夠。而且,除夕討債習俗對欠債人有許多「保護」措施,避免債主在討債時的「越軌」行徑。這些習俗在形成的當初,儘管目的與現在迥然相異,但經過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從現在看來,確屬人性化的儀式。

  除夕討債習俗為何如此具有人性化色彩呢?我們還得從歲時節日的起源、演變談起。

  歲時節日的起源,與古人的原始信仰崇拜有關。原始信仰崇拜是全民性的活動。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對原始信仰崇拜越來越淡漠。作為全民性的活動,原始信仰崇拜逐漸消失,但由於原始信仰崇拜曾長期存在,已成為一種民俗,某些儀式傳承至今。後人對這些歲時節日的儀式起源已不知所以然了,對節俗重新進行解釋。在後人的解釋過程中,自然會把解釋者生活年代的觀念加進去。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儒家文化屬於「大傳統」和「雅文化」,自然會對作為「小傳統」和「俗文化」的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產生影響。由於儒家文化講求以人倫為本,所以,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的一大特點也是以人倫為本。儘管這些節慶在形成過程中未必涵蓋以人倫為本的思想,但在後人的不斷解釋過程中,以人倫為本的思想便被澆灌進去,成為節慶文化的核心思想。除夕討債習俗也難免受到儒家倫理思想的熱情「惠賜」。

  儒家的倫理思想是人性的一個重要層面。人性概念是人的各種屬性的抽象綜合。凡屬人的一切,包括自然的、社會的,都屬人的特性。人性包括幾個層面:生物的、社會的、理性意識的、精神道德的等。精神道德就是人性的德行層面,是人之精神秩序的核心,曾居於中國哲學思想史中的核心、主幹地位,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動力,是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所以,人性化在中國的許多文化領域都有體現,在一般的歲時節日中有體現,在除夕討債習俗中也有充分的體現。

  中國社會是人情社會,是血緣社會——至少在以地緣社會為特徵的城市人口未佔優勢的地方依然如故。考慮到中國古代的社會流動性很差,債主和欠債人不是沾親帶故就是鄉里鄉親,這就決定了債主對欠債人一般不可能態度蠻橫。此乃除夕討債習俗人性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五、漸去漸遠的除夕討債習俗

  民俗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社會普遍傳承的風尚。民俗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會一代代地延續下去。除夕討債習俗就是這樣,至今在我國大多數地區依然存在。儘管許多公民法治觀念很強,發生債務糾紛後會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處理,但除夕討債習俗卻沒有被丟棄,因為它有著法律無可替代的功能,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不僅老百姓,就連法官也在沿用。據報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湯山人民法庭的兩位法官幾年前就曾在除夕,守候在欠債人的門外,幫助債主討債。

  對於一些債務人,平時躲貓貓遊戲玩得純熟,見不到人,只有藉著除夕才能找到,所以,儘管是法院,有時也只好沿用這種民間習俗上門討債。

  從前面的論述可知,許多除夕討債儀式在產生初期都與神性有關,在普遍信仰神鬼迷信的年代,這些儀式的功能很強,民眾會嚴格遵守。但在當今,除夕討債儀式的神性色彩越來越淡,神鬼迷信的威嚇作用不再那麼強,除夕討債習俗就不會再被嚴格遵守。如此,除夕討債時就容易發生糾紛,甚至出現兇殺案。

  另外,除夕討債習俗形成的年代,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和距離不會太遠,相互之間處於熟人社會中。債主和欠債人相互之間除了受習俗約束外,還受倫理、鄉規民約的約束。而當今,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和距離越來越遠,特別是在城市,相互之間處於陌生人社會中,習俗和倫理規範敢大膽違背。所以,無論債主還是欠債人,都可能違犯除夕討債習俗。欠債人欠債不覺得晦氣,反而感覺到有便宜不佔是傻瓜,債務能拖則拖,能賴則賴。債主平日找不見欠債人,好不容易在除夕抓住,豈肯罷休?哪管他有無償還能力,哪管他門神、對聯貼上,鞭炮響罷,餃子吃了,只一味逼著索債。這樣就難免出現一些慘案。筆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除夕討債時發生的兇殺案絕非個案。

  由於社會的發展,以往除夕討債時那種良好的氛圍逐漸消去,債主和欠債人都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解決債務糾紛,往往釀成血案。這與胡蘭成所說的家鄉「胡村人常年亦沒有過為債務打架,訴警察或吃官司」的現象反差實在太大了。當然,更比不上林清玄在散文《卡其布制服》中所說的那些債主:除夕還在林家討債的債主,大年初一林清玄的父親領著孩子去給債主拜年,「每一個人都和和氣氣的,彷彿沒有欠債的那一回事……當然,類似『跑債』的行為,也只反映了人情的可愛,因為在雙方的心裡,其實都是知道一筆債是不可能跑掉的。土地在那裡,親人在那裡,鄉情在那裡,都是跑不掉的。」

  除夕討債習俗是在農業社會、鄉土社會裡形成的,在工業社會、城市化到來之時逐漸地會被淘汰。筆者認為,儘管短時期內不會在中國社會中消失,但在邁向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其影響會日趨式微。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何柏生

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並分享出去!祝大家無倩一身輕!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