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太早走路o型腿?醫生建議寶寶不該太早學走路!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對於各位新手寶媽來說,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父母的心,寶寶的每一次成長作為父母都是開心的,所謂7坐8爬9會走,寶寶都是先經曆做然後學習爬,而且要讓寶寶多爬,有很多觀察研究表明,未經過爬就學會走的寶寶對他將來的學習能力有一定得影響,所以各位寶媽們,一定要讓寶寶每一個階段都要經曆,這樣對寶寶的成長有好處,雖然累點,但是孩子是最重要的!

那麼寶寶多大可以學習走路呢

一般9到10個月的寶寶逐步學會站立,扶著東西可以蹣跚的走步,到1歲時就可以獨立行走。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微早些或者晚些。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不要讓寶寶過早的學習走路,父母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發育情況,適當掌握寶寶的走路時間,切記不要操之過急.

寶寶學習走路的注意事項

1.不要用學步車

336x280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千萬不要用學步車,學步車會造成寶寶踮著腳尖走路的習慣,為此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幫助孩子改正。

2.注意姿勢

再學習走路的時候,由於下肢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現不正確的走路姿勢,但大多數都屬於正常的現象,隨著寶寶的逐漸成長,大多都會慢慢的自行調整,恢複正常的走路姿勢。

偏內八的姿勢最為常見,除此之外,有些寶寶也可能出現腳板重心偏內而出現腳丫外側翹起的現象,這是由於寶寶的筋還很柔軟,而且還不會控製腳板的肌肉,所有在腳板內側法力,對此父母不要過於擔心。

在寶寶出生時,小腿大多都會內彎,另外,再人體發育初期,大腿骨會偏向內旋,導致寶寶兩腿與膝關節向外原理,形成“O”型腿。在開始學習走路或者站立的時候,寶寶的O型腿會更加的明顯,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這種現象會逐漸好轉,在寶寶1歲半左右就會恢複正常,如果寶寶的O型腿現象一直到2歲還沒有改善,就需要去醫院診斷治療。

有些寶寶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跤,讓父母十分擔心,事實上,由於寶寶的平衡感和肌肉運動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非常容易重心不穩,這屬於正常現象,平時慢慢留意,多注意觀察,這種情況會慢慢改善。

336x280

3.注意時機

學習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個自然的過程,每個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都是不同的,甚至出現比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習走路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依照寶寶自身的情況發展而定,一般來說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走路,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走路的意願,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還沒有到達學習走路的年齡,而且本身也沒有走路的意願,那就不能強怕寶寶去學習走路,否則會對寶寶肢體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

4.遷就孩子的身高

大人牽著孩子走路的時候,要盡量遷就孩子的身高,否則孩子夠不到父母的收,就會踮起腳尖,也會導致孩子踮著腳尖走路。

336x280

5.注意安全

寶寶剛學習走路的時候,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四處探索新事物,所以要格外注意,身邊不要離人,孩子的周圍也不要放易燃易爆易碎或者暖壺、尖銳等物品,否則寶寶很容易受傷,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安全的行走空間,父母一定要注意!

6.穿的衣服和鞋子

如果是穿鞋走路,一定要給寶寶穿硬底鞋,不要穿軟底鞋,如果穿襪子走,就要穿那種腳底下有防滑顆粒的襪子。平時穿背帶褲的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盡量不要穿,要穿那種上衣和褲子分開的衣服,因為家里再干淨也有灰塵,寶寶剛學習走路肯定是半爬的,褲子很容易髒,這樣隻換褲子就行了,父母比較方便。

7.父母的鼓勵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很重要。

8.地面平整

再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如果家中地面不夠平整,寶寶就可能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倒,應該仔細檢查,盡量避免地面高低不平的情況。

Reference:親子天地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