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心思其實很細膩,不要再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了!

你是否也常常這樣對孩子說話?
“你這個笨蛋,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媽媽因為張鵬考得不好大吼大叫。“你是豬腦子呀,怎麼能把加減法都看錯呢?”媽媽越說越來氣,越說越口不擇言。張鵬低著頭站在媽媽旁邊,嚇得一聲不吭。
可是媽媽卻因為張鵬的沉默更加來氣。“啪”的一聲,把卷子扔到地上。“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孩子,真丟人!趕緊滾回屋改錯去,別讓我看見你,看見你就讓人生氣!”張鵬彎腰撿起卷子,低頭的那一瞬間,眼淚滴到地板上。“哭什麼哭!別的本事沒有,就知道哭!”媽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奚落張鵬的機會。張鵬用手背抹了抹眼淚,無言地走回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把門狠狠關上。
這幅場景和對話經常在張鵬家上演,每次考得不好的時候,媽媽就會大罵他一頓。但是每一次都沒有什麼作用,下次依然考不好。該錯的不該錯的題,照樣都錯。張鵬媽媽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怎麼生了個這樣的孩子?每天辛辛苦苦的看著他寫作業,怎麼一到考試的時候還是錯的一塌糊塗呢!
其實這真怪不得張鵬,原因就出在媽媽每天看他寫作業上。每天晚上寫作業是張鵬最害怕的時候,因為媽媽就像監工一樣坐在旁邊時時刻刻盯著他,哪怕一個字寫不好都立馬毫不留情地指出來,甚至開口閉口就罵他是笨蛋,耳朵里都是媽媽失望、指責的聲音,他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去做題。
所以每次考試的時候張鵬都特別緊張,滿腦子回響的都是媽媽尖銳、刻毒的罵聲,總覺得有雙令人恐懼的眼睛在面前緊緊地盯著他,以至於張鵬不自覺的全身發麻,看哪道題都不會做,嚇得不知該怎麼寫才好。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慎重,更不能胡亂給孩子貼標簽。心理專家指出,人們大腦中經常回放一種聲音叫“磁帶”,通常都是父母的評價在我們大腦中留下來的記憶,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會不由自主地受它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在父母的負面評價之中,他很可能就成長為父母所評價的樣子,這是父母最不願意看見的,也是無法接受的。
林佳是一個清秀、美麗的中學生,經常會收到男生向她表白的小紙條。因為正處在對異性最美好的朦朧期,所以林佳每次都很開心的把小紙條保存起來。當然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父母,可是有一天放在衣服口袋里的信由於疏忽忘了拿出來,被媽媽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了。
媽媽氣得破口大罵,罵她不要臉,罵她下賤,總之都是很難聽的話。林佳傷心極了,捂著耳朵不願意聽那些難聽的話。可是那些刺耳的聲音就像電鑽一樣狠狠地紮進她的心里,深深刺痛了她。每當看見男生時就會不自覺的想起媽媽那充滿鄙夷的臉和不堪入耳的罵聲,她漸漸變得消沉,不願和同學接觸。
可媽媽並沒有因此放過她,經常當著她的面翻她的書包,檢查她的衣服口袋。總是一邊翻,一邊罵她小小年紀不學好,就知道談對象給她丟人。每次被媽媽搜查完後林佳就躲回屋里偷偷的哭,又傷心又害怕。她害怕媽媽把她當成壞孩子,不再喜歡她。傷心她又沒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媽媽為什麼這樣羞辱她?她的心里漸漸升起了一絲莫名的恨意。
是的,林佳心里的痛隨著媽媽一次一次的搜查漸漸麻木起來,而心里的恨意卻因媽媽的嘲笑一點一點滋生成長。她一反往常的消沉,竟主動和男生搭話、打打鬧鬧,有時還會偷偷地描眉、畫臉、抹口紅,甚至是逃學去和學校門口不三不四的小混混在一起抽煙、上網、閑逛,完全一副無所畏懼、滿不在乎的樣子。
林佳的例子雖然有點極端,但可悲的是像林佳這樣的孩子卻有很多,每天中學門口放學的時候,總是能發現三三兩兩穿校服或不穿校服的男孩女孩混在一起吸煙、打鬧。女孩都濃妝豔抹大紅唇,男孩都吊兒郎當、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他們雖然看起來不可一世、俗不可耐,讓人覺得討厭。但其實他們都很可憐,相信他們也曾經是聰明活潑,乖巧可愛的孩子,可由於像張鵬和林佳一樣長期活在父母的負面評價中,就成為了現在的樣子。其實他們也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每當有大人看他們的時候,他們都趕緊把臉扭向一邊,因為沒有一個孩子想成為別人的笑料。
只是由於他們內心背負著各種各樣沉重的標簽,而這種沉重的標簽日複一日侵襲著他們的內心,就像魔音一樣時刻提醒著他們按照標簽的樣子去成長,雖然開始他們不願意,但卻無法擺脫來自父母時刻發射的魔音控製。直到他們的內心完全被虜獲,再也無法反抗,隻好順從的按照標簽的樣子長大。
可這一切能怪孩子嗎?要怪也只能怪父母那顆恨鐵不成鋼的心害了他們,只要孩子犯一點錯,就給他們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簽,根本容不得鐵變成鋼,就給完全否定了。
歌德說過:有錯必糾是對的,但鼓勵他人上進的效果更好。
可是每個問題孩子背後的父母,都隻揪住了錯,卻忽略了鼓勵,或者說根本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才叫鼓勵,只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