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媽媽我好累,先睡一會好嗎?」之後再也沒醒來,醫生嘆:「孩子毫無求生意志」背後原因爸媽傻了!
 
		                            
		                        前不久,醫院裡的重症加護病房,
 接到一位看起來只有八九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看起來有氣無力,
 臉上沒有血色,渾身充滿了疲憊之色。
這個狀態很快引起了醫生們的重視,
 一番檢查,得出才如此年紀的小男孩,
 竟然全身多處器官衰竭。
然而,盡管醫生們共同努力,
 小男孩也只是清醒了幾分鐘,
 用微弱的聲音和媽媽說:
 「媽媽我好累,就睡一會好嗎?」
之後,他就真的如同睡著了一般,
 進入了深度昏迷狀態。
 可孩子睡著後,卻再未醒來,讓人唏噓。
除了身體原因,「毀掉」一個孩子的,其實是過度的壓力
 對於孩子的離開,最傷心難過的莫過於家人了。
家人回憶道:
 「孩子平時聽話懂事,
  家裡人都很喜歡他,全家人很幸福的。」
可醫生的一番話,又讓家長陷入沉思:
 「這孩子毫無求生意志,
  他已經放棄了,反而享受昏迷的感覺。」
這才八九歲的年紀,得承受多大的壓力,
 才會讓一個孩子放棄生命,放棄愛他的爸爸媽媽呢?
根據醫生分析:
 孩子離世,除了身體實在承受不了外,
 多處器官衰竭與疲勞過度也有很大關系。
 簡單來說,相當於過勞猝死。
到底是如今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差,還是壓力超出負荷?
 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孩子承受能力差、過於脆弱導致的。
 可是,父母的「畫地為牢」,
 和強加給孩子們的一系列規劃難道就沒有錯嗎?
從小開始,興趣班、補課班、特長班就接踵而至,
 一旦忤逆父母的意願,便會受到懲罰,
 甚至是「別辜負了父母的辛苦」這樣的道德綁架。
現在的孩子比起以前窮苦的時候,吃苦的性質不一樣了。
 現代化的生活,讓他們的生活經歷變得貧瘠起來,
 少了很多鍛煉的機會,一旦面臨考驗就容易崩潰。
 因而,社會上普遍的聲音,
 都認為是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太弱。
可事實並非如此,
 當代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
 都持專制態度,高高在上,
 左右孩子每一件事情。
哪怕是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都會被規劃好。
 從出生開始,在哪上學、學什麼特長、
 補幾門課、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
 都被安排得整整齊齊。
仿佛孩子只是一個玩偶,可以隨意擺弄。
 很多父母總是抱著「為你好」的一套說辭,
 逼著孩子完成自己未遂的心願。
 自己以前沒條件學樂器,就送孩子去;
 自己以前成績不好,就想讓孩子名列前茅。
 殊不知這些,對孩子來說都好比泰山壓頂。
這樣的孩子快樂嗎?
 家長有沒有問過他們的真實想法呢?
 身為大人有時都不能完成的事,
 卻讓孩子去承擔,孩子是否同意了?
有位網友分享自己的遭遇,
 原本乖巧聽話的女兒突然變得暴躁,
 說什麼都不聽,也不太愛說話了。
詢問醫生才得知,
 孩子是因為長期接觸自己抵觸的事物,
 造成了不好的情緒,長時間積累得以爆發,
 再這麼下去有自閉症的傾向。
原來媽媽給她強制安排了各種特長班和補課班,
 休息時間少得可憐,
 她從沒問過倩倩喜不喜歡、累不累。
教育孩子一定要擁有「同理心」,
 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
 對於孩子,家長們要勤於溝通及陪伴,
 可能在平時相處中就會發現他真正擅長的方向。
學習不好不代表孩子不努力,
 要學會尋找孩子身上的優點,再選擇合適的課程。
 此外,在平時的生活經歷中,
 讓孩子學會勇敢對事、真誠對人。
 不要急於和周遭的人去攀比,
 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孩子是獨立完整的個體,
 父母首先要尊重他的個人選擇,
 而不是一味強加意願給孩子。
 孩子獲得尊重,才會變得自信起來。
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有些磕絆,
 但只要樂於傾聽孩子的真正看法,
 之後就只要靜待花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