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低層次父母的3種「節儉」只會毀掉孩子的格局,還是很多媽媽還再犯...

{DM_AfterTitle}
{DM_Content}

如今很多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物質基礎也越來越豐厚,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在逐漸地發生著轉變,更加側重孩子的精神上的成長。

同時依然有些父母故步自封,用傳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嚴格約束孩子。殊不知,這種「吝嗇節儉」會潛移默化地毀掉孩子的格局,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過分節儉真的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嗎?

末流父母的節儉害娃不自知 王強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父母也有穩定的工作,家庭條件還算優越,可王強從來沒有沾過父母的光,他的童年並不快樂。

有很多時候,王強都希望父母能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新玩具,可是父母總是說:「男孩子要什麼新衣服,節儉是傳統美德,能省就省沒壞處。」沒有新衣服和玩具的王強,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有新玩具時,總是遠遠地望著,不敢和父母要。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王強可以獨立生活了,但父母每個月只給王強400塊錢的生活費,明明家庭條件並不差,卻要如此苛刻,還美其名曰「勤儉節約」。為了生活和購買必要的資料,王強每個月只能出去兼職,早出晚歸,即使是有時候及一頓飽一頓也不敢和父母說。

每當王強看到大家開心地吃大餐時,總會莫名心酸,但又不敢和父母說,只好將委屈埋在心裡。久而久之,王強變得越來越自卑,不願意與同學交流,朋友也越來越少。

有些家長在固守傳統的教育方式的過程中,已經僵化節儉的真正含義。不否認,適度的節儉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但很多家長過分苛刻,嚴格約束孩子的需要,這種盲目的節儉觀使得孩子的精神深度匱乏,影響孩子的格局,最終毀了孩子的一生。
 

336x280

末流家長的節儉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1、無休止地哭窮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亂花錢,就灌輸給孩子一種「家裡窮」的觀念,使得孩子總會不經意間放低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不應該用太好的東西,再加上有的父母天天對孩子哭窮,讓孩子認為自己家境很差,造成嚴重的自卑心理。

2、克扣物質給予
很多家長明明有能力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物質基礎,可就因為自身的「吝嗇」,將孩子的生活用度層層克扣,降低一切標準,使得孩子從小沒有得到物質上的滿足。長期下去,孩子心裡的壓力和不滿會越來越大,到了自己有能力支配金錢的時候,就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嚴重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一邊降低孩子的物質標準,一邊又強行灌輸節儉觀念,沒有在精神上讓孩子建立正確的節儉觀念,使得孩子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不到滿足,心理逐漸變得自卑,扭曲,匱乏,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培養,影響未來的發展。

3、愛貪小便宜
喜歡斤斤計較的人也會交不到什麼朋友,從小被教育過分節儉的孩子,很容易就會金錢斤斤計較,一看到有便宜就想占,貪圖小財的人註定不會走的太長遠,也很難成就大業。

而且喜歡斤斤計較貪小便宜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從別人那裡撈取好處,而在這個過程中,必定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那他們的眼界就會被局限也會變得很狹隘。

再有就是總是喜歡貪小便宜斤斤計較的人會很容易讓朋友疏遠你,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飯十次從來都不主動付一次錢,這樣的話誰還願意和你做朋友?久而久之朋友吃飯也不會再叫你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是一個「一毛不拔」的人。

336x280

雖然我們也不提倡大家交酒肉朋友,但是拿出一份的錢來做社交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總是「一毛不拔」朋友就知道你愛佔便宜,遇到什麼好事也不會願意和你一起分享,我們生活在大環境下,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很難有好的發展的。為了孩子著想,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斤斤計較的行為。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節儉的觀念

1、滿足孩子的剛性需求
當孩子有剛性需求的時候,父母應該針對孩子的需求進行適當的滿足,讓孩子感受到物質的充實,做事也會更有底氣。節儉並不代表著物質上的匱乏。家長對孩子的標準不要過度苛刻,克扣孩子的物質需要,造成孩子心靈的匱乏。

2、培養正確的節儉理念
家長應該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節儉的理念,通過引導孩子體驗生活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當孩子明白父母賺錢的辛苦時,自然會產生節儉的心理,還會學會感恩父母,一舉兩得。

家長教導孩子勤儉節約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父母在精神上為孩子灌輸良好的節儉觀,讓孩子養成精神富裕,那麼他們自然會看淡物質,懂得節儉,這會比家長們直接縮減孩子的物質開銷來得更加有效。

不要告訴孩子,
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不要告訴孩子,
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336x280

告訴孩子
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
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

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不要告訴孩子
媽媽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你,你自己玩。

告訴孩子
媽媽喜歡你和我一起做家務。
我們一起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我們一起做飯,享受美味的飯菜。

不要告訴孩子
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用你管。

告訴孩子
要勞逸結合,只有強壯的身體,
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Reference:
{DM_NextToContent}
{DM_AfterContent}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

{DM_Body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