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狂流血」誤以為自己月經來,沒想到竟然是得到「這個病」?!差點就延誤就醫!!!家中有女兒的爸媽都要特別注意了!!!

溫州網訊發現小便的顏色突然變紅,13歲的萍萍(化名)誤以為是來例假,沒有在意。等一個月後全身浮腫去醫院一查,發現她已是尿毒症晚期。昨天下午,萍萍仍在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腎內科接受治療。
萍萍是平陽人,今年讀初一,平時住校。今年1月,萍萍就發現自己的小便顏色變紅,以為是來例假,也就沒有在意。過了一段時間,父母發現萍萍的雙腿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血點,就帶孩子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給萍萍做了尿常規檢查,發現紅細胞和蛋白指數都異常,但考慮到檢查時萍萍正處於經期,建議過段時間再去複診。半個月後,父母發現孩子的眼瞼、臉部和腿上都腫起來了,還有頭暈頭痛、平躺就胸悶的症狀,趕緊帶孩子到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就診。
“這一切症狀都在提示孩子的腎臟出了問題。”接診的該院腎內科主任莊捷秋說,全身浮腫說明腎臟已經受損,導致血液中的水分難以排泄出去,造成了肺水腫,並增加了心臟負擔,造成呼吸費力。而頭暈頭痛,考慮是高血壓的表現,“極大可能已經出現了腎性高血壓。”進一步的檢查結果讓醫生更為震驚——萍萍的肌酐(腎功能的檢測指標之一)達到了1200umol/L,而這個年齡段正常孩子僅為50~60umol/L;經過腎穿刺活檢發現其80%的腎小球已經硬化,失去了功能。莊捷秋介紹,“萍萍送醫時已經是尿毒症晚期,還有肺出血,這是臨床中非常凶險的病症,會有生命危險。”當晚,萍萍被轉到了ICU病房接受治療。
經過一周的治療,萍萍已轉回到普通病房,全身浮腫、呼吸困難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她今後需要一直進行腎臟透析,除非有合適的移植腎源。溫都記者何群芳
醫生告訴你
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
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莊捷秋
這些症狀可能是腎病的危險信號
首先可以從觀察小便的變化著手。如果每天排尿發現小便有很多的泡泡;尿色異常,像洗肉水或濃茶一樣,可能提示有蛋白尿或血尿;晚上經常起來上廁所;排尿量明顯減少,這都說明你的腎功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像萍萍就診前一個月,就出現了尿量減少的情況,住院後一天只拉一次小便,尿量只有50到60毫升。而一般正常人24小時的尿量在800到1000毫升。
此外,不明原因的血壓升高或貧血,精神差、易疲勞、胃口差,或者在家族中有親人在年輕時就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情況,都要引起重視。
去年,我接診了一名因為反复頭痛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的8歲男孩,CT和磁共振都沒發現問題,進一步檢查發現其右側腎臟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大小,屬於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
平時我們應該如何護腎?首先做到飲食清淡,正常人不要盲目進補蛋白粉以免對腎臟造成負擔;低鹽飲食,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多攝入蔬菜水果,不熬夜少喝酒。
真夠可怕的,分享出去讓大家都知道吧~
via